中國高嶺土簡介,高嶺土是什么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高嶺土的國家。遠在3000年前的商代所出現的刻紋白陶,就是以高嶺土制成。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布《2018年中國高嶺土市場分析報告-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研究》
現代國際上通用的高嶺土學名“Kaolin”,來源于中國景德鎮東郊的高嶺村邊的高嶺山,該處的粘土在清初開采極盛,至光緒年間始漸衰落,并以潔白、細膩而聞名于世,為制坯不可缺少的原料,于是當地鎮上瓷工遂沿用村名“高嶺”為其命名,以便與他處所產瓷土區別。后又引申之,凡與高嶺地方所產地高嶺土有相同產狀和用途者,皆稱高嶺,如星子高嶺、撫州高嶺等。
1712年,法國傳教士昂特柯萊,在他的《中國瓷器的制造》一書中,直接用高嶺村的名稱來稱呼中國制瓷的粘土,并轉譯為“kaoling”,后德國學者李希霍芬(Richthofen)按音譯成“Kaolin”,介紹到歐美礦物學界,經過100多年廣泛采用,遂成世界通用名稱。
高嶺土(又稱觀音土、白鱔泥、膨土巖、斑脫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是一種含鋁的硅酸鹽礦物,化學分子式為:Al4(Si4O10)OH6,除Al2O3外,還含SiO2,外觀呈白色軟泥狀,顆粒細膩,狀似面粉。高嶺土是一種重要的非金屬礦產,與云母、石英、碳酸鈣并稱為四大非金屬礦,為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
高嶺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按成分分類
高嶺土自然產出的高嶺土礦石,根據其質量、可塑性和砂質(石英、長石、云母等礦物粒徑>50微米)的含量,可劃分為煤系(硬質)高嶺土、軟質高嶺土和砂質高嶺土三種類型:
1、硬質高嶺土(高嶺石巖):質硬(硬度3~4),無可塑性,粉碎,磨細后具可塑性。
2、軟質高嶺土(土狀高嶺土):質軟,可塑性一般較強,砂質含量。
3、砂質高嶺土:質松軟,可塑性一般較弱,除砂后較強,砂質含量>50%。
按成因分類
按地質成因高嶺土分為兩種類型:
1、原生高嶺:是指巖石風化后未經自然力搬運而與母巖殘留在一起的高嶺土。中國南方地區所產高嶺土主要屬這種類型。
2、沉積高嶺:是指經自然力搬運而沉積下來,同時在搬運和沉積過程中又混入各種雜質的高嶺土。中國北方地區的高嶺土大都屬于這種類型。
煤系高嶺土學稱高嶺石粘土巖,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是一種與煤共伴生的硬質高嶺土是煤炭開采時可綜合利用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它是一種具有特殊成因的礦石,利用其特殊的物理工藝性能,如耐火性、電絕緣性、化學穩定性、分散性等,開發后可用于造紙、橡膠、油漆、化工、建材、冶金、陶瓷、玻璃、電瓷、石油等行業,是許多工業部門不可缺少的礦物原料。
煤系高嶺土是我國獨具特色的資源,儲量儲量為探明儲量為19.66億t,占世界首位,遠景儲量及推算儲量180.5億噸。
- 上一篇:煅燒高嶺土和水洗高嶺土區別 2018/12/24
- 下一篇:煅燒高嶺土工藝流程 2018/12/4